|
【编者按】:
3月23日下午,我校召开2018年寒假大学生“青春践行十九大”读书征文和社会实践活动表彰暨心得交流会。校党委书记朱寅健出席会议并讲话,与参会学生代表就大学生如何深入读书、实践进行谈心交流。现将朱寅健书记的讲话予以编发,供全体师生学习借鉴。
在2018年寒假期间大学生“青春践行十九大”读书征文与社会实践活动
表彰暨心得交流会上的讲话
朱寅健
(2018年3月23日)
同学们:
刚才,听了六位同学关于“青春践行十九大”寒假期间读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交流发言,感觉同学们通过读书和社会实践,收获了许多课堂上没有的东西,非常欣慰,值得称赞!会议开始,宣读了两项活动的评选结果,颁了奖,我向获奖同学表示由衷的祝贺!
这里,我以一个师者、长者和老大学生的身份,与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读书和社会实践的看法,与同学们共勉。
一、谈谈读书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记得有一个文化学者说过这么一句话:“一种传统一旦到了需要过节的时候,就说明我们已经失去了它”。有一种现象,自1995年“世界读书日”设立以来,每年的4月23日就成为“日益减少的阅读者”的节日。换一句话,阅读逐渐成为一种奢侈的活动。“阅读危机”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正发生在相当多国人身上的事实。
我们大学生是读书人,身在“象牙塔”,应当是在与阅读最为接近甚至是融为一体的地方。老百姓称上过学特别是上了大学的人为“读书人”。最近有一项对某著名大学的调查,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为15.2%,人文社会科学典籍的为22.8%,经常或偶尔阅读通俗文学读物、时尚报刊的比例则高达86%以上,网阅的比例则是100%。针对这种现象,我想对大家说说:
1.怎么看待阅读
或许,你们会说,我们很忙的,一直在认真阅读。但图书馆、自修教室里,我经常看到一摞摞堆着、捧着的大都是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考研的同学更是背着一大包应试类书本。还有很多同学喜欢微信朋友圈,以流行、时尚、省时、省力的“快餐化读物”,轻松、有趣但内涵、底蕴不足的“浅阅读”为主。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指出: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真正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一切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入脑入心。”
很多同学在写推荐必读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时,都用到这么一段,说青年习近平初到梁家河时,社员以为他装满书的两个箱子很轻,过去一拎沉甸甸的,以至于以为里面装的是金元宝。总书记当年就是个求知若渴的人。
我认为,一个民族不能失掉了阅读的追求,不能只有时尚阅读、娱乐阅读、消费阅读,不能只有功利性的、实用主义的阅读。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使我们不会忘却历史的记忆,使我们具备应有的对事物、世事的基本认识,使我们的心灵永远充满诗意,使我们的思考丰沛着智慧和哲理,永远坚守我们的文化感受性、道德同情心和人类终极精神价值的追求。读书不仅仅是谋生求知的必须,而且是汲取精神养分、提供人生支撑的依赖。要记住,“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大学四年是全身心读书的好时机,不要荒废,否则将会后悔终生。
2.读什么书
一份调查显示,五成大学生对名著“不待见”,而网络文学、武侠玄幻小说、言情小说、漫画则是首选。“快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甚至是读图之类的快餐文化,却成了主流。我了解了一下,甚至不少学文学的同学,连中国四大文学名著都没有原原本本地读过,这怎么行?好比学英语专业的,不读原版,怎么可以说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连马列原著都不去啃,能行吗?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如同饮一泓请泉,甘之若饴;如同饮一杯醇酒,闻之欲醉;如同与一个多年未见的好友倾心交谈,快意平生;如同聆听一个长者的教诲,受益匪浅。这就是经典名著的魅力。好的书籍在岁月反复的淘汰中,能够流传至今,足可说明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沉静地品味经典著作之原汁原味,定能切身体会到读书的真正意义。
在这次推荐的书目里,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从中可以看到一位志存高远的青年,如何在贫瘠的黄土高原卧薪尝胆,“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站;读《可爱的中国》,从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中,就能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读《平凡的世界》,会懂得如何在平凡的世界中做不平凡的自己,等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汗牛充栋,大家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作出选择。
3.怎么读
或许有的同学认为,经典晦涩难懂,内容又与时代脱节。但经典本身属“高端”读物,需要有阅读的兴趣,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还要有一定的阅读心境。读经典,一定会明显增强阅读能力。一是要培养兴趣,解决自身阅读的障碍。读书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但只要持之以恒,读着读着,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大家可以在阅读经典名著的同时,找一些高质量的辅助读物。二是利用好图书馆、悦读吧的图书资源。我们学校图书馆有150万册的图书,馆内专门设立了经典名著导读区,对部分名著进行集中展示和利用。学校开办的悦读吧经典名著也不少,环境优雅,大家要利用好这些资源。三是主动接受导读。寒假之前,各个学院的院长、书记都向本学院学生推荐了10本书,就是为大家选择阅读内容、加强阅读深度,读后还可以共同交流,互相启迪,加深理解。“见不远者,不可与言大;知不博者,不可与论至。”意思是说见识不深远的人,不能与他谈论大事;知识不广博的人,不能与他谈论深奥的道理。读书识趣,读书明理,朋友也会多,境界也会与日俱增。读书还应该动动笔头,就是记点笔记,做点摘抄,甚或写几句评点的话和读后感。这对进一步理解、研究、应用很管用。
二、谈谈社会实践
1.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有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要亲自实践才行。这便是我们说的知行合一。知,知识,见解,延伸出判断、选择等意义。行,行为,行动,延伸出亲历践行、付诸实现等意义。
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说:“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有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有实践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学以致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大事业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要有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可承重任的栋梁之材。
有些大学生,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不够重视社会实践,忽视对社会的考察、了解,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这对成长非常不利。
就大道理而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大学生优良素质的养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必要路径。就大学生个人而言,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锻炼能力、锤炼品格、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都是课堂教学不能代替的。“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不懂就学,有疑难就请教,想做就效法贤人,即使前行的路险,顺着正确方向,就一定能到达。墨子说过一句话:“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甜。”很少尝到苦味的人,稍稍吃苦就叫苦,而倍尝苦味的人,则能感到苦尽甘来!这也是实践的滋味。
2.社会实践要“沉下去”
参加社会实践,必须“沉下去”。将自己的所学、所读、所思去观察和体验,要真正沉到基层一线去,甚至沉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受教育、长才干,认识国情、感悟人生,有助于强化务实奋斗的信心,增强爱国报国的责任心、使命感。
沉下去,要确定好方向、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专业、兴趣爱好和关注的社会问题,确定选题,有所计划。你的调查是采用问卷还是访谈或两者合一的形式?前者要设计好打印好问卷,后者要拟好访谈提纲。调查的范围和对象,则要根据现实条件来确定。当然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去感悟和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梁家河村当知青,“扛200斤麦子走十里山路不换肩”,被村民们誉为“好后生”。他以亲身经历得出劳动实践是宝贵的人生财富,是成长和进步的起始的认识,深知“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我们从总书记的成长史里,不能悟到劳动、实践的作用吗?
3.要练就对社会实践的总结能力
社会实践完成后,我们收获了什么?收获以什么形式来展现,那就是要撰写一个较高质量的小结报告。社会实践中发现的各种现象与问题,往往杂乱无章,应通过分析、梳理,作些理性思考,落实到文字上,形成自己的东西,才能在见识上、能力上有收获,才能“不虚此行”。
2005年年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年级学生李强利用寒假回山西太原老家的机会,8天之内对山西东南部2个县、4个乡和3个村的农村现状进行了调查,以札记的方式写成了4万字的调查报告《乡村八记》,震撼了温家宝总理,亲笔写信作了批示和回复,当时的中宣部部长和农业部、教育部的负责人都看了这份调查报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从这次的评审来看,社会实践成果整体质量还不够高,原因值得深思。这里有大家对于社会实践认识不足的问题,有实践环节浅尝辄止、以点概面的问题,有社会支持体系不完备等方面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存在学、用脱节的问题,见识浅,体察不够。
时间关系,只能浅显说这一些。期待我们有更经常、更多的谈心交流。最后,我送给大家两句话:一是养成终身阅读的自觉,善于阅读,这是实现人生成功的重要前提。
二是坚持躬身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贡献社会,这是实现人生成功的必由之路 。
谢谢大家。 |
|